2018-09-19  20:00:00

此山有花待时开

  广西省马山县忠党小学是一个小小的学校——三幢两层楼的矮房,四十个七八岁的孩子,门内三个老师,门口一片玉米地;热带植物重重叠叠,覆盖着山头和土地。从清晨到夜晚,拳头大的蜘蛛和手指粗的蜈蚣会在他们的领地里恣意巡游;黄昏时候,看不清身影的大鸟在林木间发出三五声咕咕咕的啼鸣……现在还多了我们,一队怀揣着憧憬的支教志愿者,八个来自大山之外的新手教师。

 

    在这里,我看到乡村的校舍造成了新式水泥平房,储藏室里别人捐助的石膏人像上却依然堆满了灰。在这里,我看到崭新的英语课本发到了小朋友们手上,学校里陪伴孩子的老师们却对此不通晓。

 

    这一程山路,我们走的太急。短短两周时间,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外来的帮助,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来的时候,我是这样迷茫的。

第一天晚上,我们就让小班的孩子们围成一圈,带他们演儿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
    “妈妈爱弟弟!”“妈妈爱妹妹!”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
    “还有呢?还有什么样的爱呢?”
    “妈妈爱哥哥!”“妈妈爱姐姐!”又是一阵喧腾。

     六七岁的孩子,还没有长开,一个个脸上肉嘟嘟的,在凳子上上蹿下跳,张牙舞爪地说着比着。


    我突然有些失神,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答案。那一瞬间我心里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痒痒的疼。我六七岁的时候,曾多么确定妈妈对我的爱?

 

    “那爱是怎么表达的呢?”小雨老师小心翼翼地诱导。
    “妈妈亲亲弟弟!”
    “那妈妈也亲你们嘛?”
    他们似乎有点愣住了,突然收了在空中乱挥乱舞的手,一下子都看着我们,轻轻地点头。


    小雨于是弯下腰,小声地问他们,像窃窃私语一样:“那妈妈爱你们嘛?”
    他们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们,眼珠乌黑的,像是小鹿受了惊,有些不安又有些惊慌,点了点头。


    我长吁一口气,幸好!爱是多么温暖重要的东西啊!一个人,若是从小就从来不相信他是被爱着的,就像在一片空荡荡的黑暗里走路,那该有多可怜?

大约是初为人师的缘故吧,我们感觉自己像是被赋予了权柄与责任的战士,兴奋极了,壮志满筹地想要改变一些什么。


    “老师老师,小雪抢我牛奶喝!”

    “小雪,你过来,你是不是拿了小曼的牛奶啊?为什么呀?”

    “老师她先骂我的!”

    “没有!是你本来就臭臭的!”

    “你才臭臭的!”

    “你不刷牙,臭臭的!”


    …… 孩子们之间的争执,无休无止。


    当我们企图去寻根问底,所有积年累月的旧账都会被提起,直让我们变得焦头烂额。无力、挫败像潮水一样袭来。我们,能做什么呢?

那天晚上,我好容易找到一个间隙,坐在篮球架的铁台子上发呆。群山黑洞洞的,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孩子们在身边的泥地上跑着撒欢儿。


    突然旁边三四米开外的地方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几个小孩子嚷嚷了起来:“老师,小曼哭了!”“老师,小花她撞的小曼!”“老师”“老师!”他们推挤着向我靠近,我顿时头皮开始隐隐发麻。天呀!这群小可爱小恶魔又开始了!


    心里长叹一口气,我拉过小曼的小手,低头询问。

    她委屈地抿着嘴巴,眼泪珠子一半在眼眶里:“痛!”

    “不怕痛,小曼,你已经是男子汉了,不要害怕!”

    欸,这不是小雪的声音么?

 

    我吃了一惊,我抬起头去看小雪的脸,刚刚小雪才和小曼闹了不愉快啊!而小雪,她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小曼,一本正经地安慰她,就好像这个瘦小地女孩子真的是个“男子汉”,又好像刚刚才闹得我太阳穴直跳的争执,是我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

 

    我于是蹲下来,把小曼的小手交给小雪:“你照顾她一下好不好?老师去给她拿创可贴。”小雪看我,神色认真地点点头,接过小曼的手,像是接过了一个神圣的使命。

 

    我走了几步,到房门口又忍不住回头。夜色朦胧里,我看到两个女孩,握着手,一个絮叨,一个在哭。她们的声音,混着别的孩子的声音,都模糊了。住宿楼的灯把篮球架的影子打在餐厅的白墙上。大狗贴着墙根悄悄走过,影子的形状变换不清。群山黑黝黝的,沉默地守着,像是这片土地千年不动的卫兵。


    山是有灵性的,而这片土地上的动物们也一样。乌鸦反哺,狐死首丘,那些刻在血脉里的能力与习性总能不知所由地代代相传。

 

    而在这一刻,我突然发现,我们,就像土地上别的生灵一样,生来会些什么。我们会争吵,会委屈,会关心,会反思。


    老师并不是战士,也不需要改变什么——小孩子们其实很聪明,他们的争执与玩闹都不过是蜗牛的触角,他们在碰撞与摩擦里,一点点,一点点,自然地学会了和别人相处。而那些调解,那些干涉,有时候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我看到小文老师在温柔细心地帮孩子们编小兔子,小雨老师在乒乓桌旁和他们猜拳,小郭老师被拥在孩子堆里面,听他们讲他们的故事,皮皮老师在和两个刚刚吵了架的小孩说话,小帆老师守着他的音响,里面放着孩子们最痴迷的“李白”,而队长和小七老师坐在矮凳子上看着他们笑......

 

    天上的星影远得看不明晰了,而漆黑的群山把我们围在中间。这一刻我意识到,就是在这些平凡而现实的相处里,小芽开始抽枝生叶,触摸到世界的形状。

 

    而我们能给予的,不过陪伴与倾听而已。

  第一次给四年级上美术课的时候,我发给每个组一张纸,再给每个人一支彩色的水笔。


    “每人只能画一笔哦!下一个人要根据上个人留下的线条猜测,再画上新的一笔。”我如是要求孩子们。


    “我不会我不会!”孩子们开始看着空白的纸发呆,似乎不知道要从哪里落笔——他们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我们于是去组里引导孩子,“那就先画一个圆吧?”“那就先画一条线?”有的队伍把圆变成了漂亮的公主,也有的队伍把弧变成了可爱的茶杯。当然,也有的组互相嫌弃别人画下的图形,于是各画各的,最后画出了三个完全不相干的图案。

 

    “我不喜欢他画的奥特曼!”一个女孩子皱着眉头告诉我。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都没有去四年级上过课。


    在这段时间里,队长带着四年级的孩子们,尝试去构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旅行社——项目式教学,这个在城里都还没有普及的教育方法,被我们带到这个沉睡在群山之间的村庄小学。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止一次地听到作为助教的一帆老师和小郭老师叙述课程中的困难与疲惫。我想,在这片土壤上,项目式教学,真的合适么?

 

    当我又回去四年级教建筑欣赏,已经是一周之后了。这次我发给每组一把剪刀,四张白纸和一段双面胶。我请孩子们为我建出尽可能高的“房子”。四张白纸发下去,孩子们却并没有表现出迷茫。出乎意料的,所有的组都开动脑筋,安安静静地开始了他们的“造楼大业”。

  我看到有一个小组在建筑的底部做了方方的基座,用小圆柱子加固了基座,然后在基座上用圆筒造塔;另一个小组直接以圆筒作为主体,下大上小,拔地而起;还有一个小组竟然做了一个悬挑的结构,以两根大柱子支撑,活像是一个发射基地。他们一起研究结构,轮流使用剪刀,更令我惊讶的是,有的组里还出现了简单的分工。

 下课了,我站在教室里,看着这群小炮弹似的孩子四散开来。


    “谁都不许动我们的房子!”临走之前,一个小男孩突然回头望着全班撂下“狠话”。

 

    我像是突然看到一点点小花骨朵,挣扎着挣扎着,要从叶片的包围里涨出来,用艳丽的色彩,吓我们一跳。原来似乎有什么东西,已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开始改变。

 

   这一周时间发生了什么呢?

 

    一段项目式教学,几节手工课。可是合作、包容、创造、处理问题,这些我们也还在学习的技能,已经在他们身上,有了萌芽。

  云霞明灭,山路崎岖,我们戴着雨后的阳光来,又借着雨后的阳光去。我们走的时候是中午,下过雨的地还有些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叶子青绿色的味道。孩子们还在午休时间,只有小手在宿舍半开的大门口挥成一片。

 

    车子启动了。校舍愈远,我愈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生来就得到的关爱,指导,尊重,他们可能要奋斗很久很久。我想起那一双双小鹿一般的眼睛,想想起那一只只攥着彩笔的手。

 

    这一刻,我无比庆幸我到过这里。

 

    我们是两代人,过着两种看似不相干的生活。

 

    可是在这里,二十岁出头的我们遇见七八岁的他们,我们的心连得如此紧密。我们给他们关爱,陪他们玩耍,教会他们合作与创新;他们给我们温暖,陪我们生活,教会我们坚强与耐心。

 

通过实现每个人获得良好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我们在努力解决三个社会问题:
  • 适龄儿童失学
  • 学生无法从所学的有限内容中受用
  • 综合素质培养的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