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  16:00:00

我们来了!

   支教Part1即将结束。今天小编会给大家带来Ofund今年新增的两个支教点在Part1的故事。

   上周六,Ofund公众号推出了“我们一起走过”系列之《爱的坚守,为孩子打开一片新的天空》,讲述了乡村教师的故事,引起很大反响。在Ofund今年新增的两个支教点,同样有两位值得钦佩的老师。听听贵州蒋家坝支教点队长Penny 云南茂盛达支教点队长Gilbert 带来的故事,叙述他们对于学生、老师和队员的印象。



蒋家坝,我们来了!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蒋家坝小学是Ofund在2016年新增的支教点。而作为今年支教的新队员,Penny从第二周开始就接棒做队长。从队员到队长,这当中会有什么转变呢?

图中身着Ofund队服的姑娘便是蒋家坝小分队的Penny队长。



【Chap1.#印象# 蒋家坝

   8月15日,下着小雨。这是Penny到达蒋家坝小学的第一天。“这所学校学生比较少,只有一到四年级再加上学前班,一共不到50人。学生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刚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学校环境已经比自己想象中好多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感觉孩子们都很懂事。”




【Chap2. #印象# 周校长】

   对于第一次支教的学校,队员们最先打交道的学校人物,必不可缺会有校长。谈起蒋家坝小学的校长,Penny回忆到:

   “周校长个子不高,身材微瘦,言语不多,略带羞涩,这是初次见面时的印象。他和另一位村民来铜仁市接我们的时候,不善言谈的周校长只顾着帮我们拿行李,一副农村人朴实的样子。相比而言,反而是那位村民侃侃而谈,帮我们介绍各种趣闻和自然景观。”然而第二天晚上,大家就对周校长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那天晚上12点,我还在办公室下载第二天教学用的视频,周校长顾虑我的安全,也在一旁工作,我们逐渐聊开。周校长来学校一年半多了。起初,教室里的玻璃都是碎的,冬天的风毫无阻碍的吹打在孩子们的脸上,厨房墙壁的颜色是掉落了白色漆皮的黑灰色,就连孩子们的午餐费用都要老师们自掏腰包补助,日子很苦。我问周校长是否后悔来到蒋家坝小学,他很朴实地回答说:做了就不后悔的。可是他也说到:在这里做老师很辛苦,没有人愿意来,来了的也坚持不下去,老师不够用,杂事还一大堆,教室的维修和维护,住宿学生的吃住,与上级的沟通和协调,还有电子化的工作模式基本都要周校长做。他注视着窗户说:没来多久,他的头发都开始变白了,他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全家人的支持,他有一个今年高三的孩子,妻子和孩子都在铜仁市区,但他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机会和家人团聚,这还是在没有其他事务的状况下。当初他答应任职蒋家坝小学的校长时,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一定要把这个小学搞好,把成绩搞起来,这一年多,蒋家坝小学的学生成绩排名由倒数几名飞跃到全县第二。”


周校长(左)带着志愿者们做家访。


   眼前的周校长,身形虽然瘦小,但是望着他的身影,竟会让人感到安心。年复一年坚持在艰苦的教学一线真的让人钦佩不已。周校长走在夕阳的土路上,阳光把他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还是给周校长一个卖萌的机会吧~ >.<



【Chap3. #印象# 蒋家坝小分队

   作为一名新队员,Penny在第二周接棒队长职务,这在新队员中是非常特别的。谈到此事,Penny的第一反应是“感谢前任队长Amber"。 Amber从一开始就给予大家很大空间,让队员彼此都能较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特点。“而作为一个新队员担起队长这一职务,我觉得最主要的变化是责任感更强了。更多的是希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我也很庆幸在交接后,队员们依然非常团结。”

   谈及这个7女1男的队伍,Penny的语气中总是带有感恩和庆幸:“一开始总会担心女生多队伍很容易形成小团体。后来发现自己的担心竟是多余的(笑)。”


   从一开始,队伍就已经形成了优良的例会习惯。大家每天在例会上都会积极发言,每个人都能在每天的教学后很负责任地思考自己能为学生做什么,每天的教学有什么收获,需要如何改进。“这个队伍人虽然少,但有个好处,劲儿很容易往一处拧。大家目标一致地努力,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而今天,蒋家坝小分队也即将结束他们的2016支教之旅,在旅途结束之际,细腻的Penny发了一条感谢队友的朋友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每个人的情谊满满: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相识、相知,这确实是Ofund支教活动的魅力之一。在短短三周内培养出来的革命友谊,是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遇上的情谊。愿2016蒋家坝小分队的这段经历,会成为他们宝藏般的独家记忆。




茂盛达,我们来了!

   云南省漾濞县茂盛达小学,是Ofund在2016年新增的支教点。相比其他支教点,茂盛达小学比较特殊:一座简单的平房,两间简陋的教室,一个全职教学的教师,这就是茂盛达小学给予队员们的震撼。然而环境虽艰苦,Gilbert的这支队伍可是充满欢乐的。




【Chap1. #印象# 茂盛达】

   问起对茂盛达小学的第一印象,Gilbert带着与他形象不符的低音炮,不按常理出牌地说到:“蜘蛛网好多呀。”为什么说与他形象不符呢?因为他是个被队员们“玩坏了”的队长


茂盛达小分队的日常:抓拍队长,包装队长。良心出品,质量保障!


   在小编的敦促下,勉强回归正经的Gilbert说到:“虽然来之前已经看过照片了,但当这些真真切切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让我们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茂盛达小学的“教学楼”。


一片空地,歪斜的篮球架,小小的升旗台,这就是茂盛达的操场。


   第一天到校,队员们简单地安顿下来。所谓“简单”,真的就是你能想像到最简单的安顿方式。由于茂盛达小学仅有两个房间都是教室用途,志愿者只能每天晚上在课桌上铺睡袋,每天早上赶在学生到校前起床洗漱收拾,把晚上睡觉的地方还原成学生的教室。虽然很不方便,但是队员们并没有抱怨,这让Gilbert感到很是欣慰。

革命友谊始于大通铺!


【Chap2. #印象# 杨老师】

   聊到杨老师,Gilbert的感受非常深刻。“我觉得杨老师特别伟大,对他的感觉就是大写的敬佩。他在这里坚守了将近十年,虽然大家都叫他杨老师,但作为这里唯一一名老师,他要管的是方方面面,甚至比正常学校的校长要操更大的心。其实杨老师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他曾经在丽江跑过生意。十年前,茂盛达的前校长卸任之际找到了杨老师,如果没有人愿意接棒,茂盛达大概就办不下去了。带着对茂盛达的情感和教育情怀,杨老师毅然回来这里,并且一做就是十年。而且杨老师特别有远见,一直坚持做好普通话教育,即使这里还有很多村民或家长都没有学习普通话的意识,杨老师依然坚持抓好这方面的学习。所以这里的学生,即使是低年级甚至学前班的孩子,和我们的志愿者交流都没有障碍。”


茂盛达杨老师(一排左一)与志愿者在一起。


   虽然杨老师已经努力做得很好了,但是客观条件的缺失还是让这所学校面临不小困难。除了杨老师的分身乏术之外,通讯不便和信息闭塞也让志愿者们感到心酸。杨老师至今还是以电话和短信为主要联系手段,也每每只有到乡上开会,和同行交流交流,才是他难得的比较大面积获得外界信息的机会。“希望Ofund的到来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吧。”相信这也是茂盛达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杨老师(二排左一红色外套者)陪伴志愿者走过了Ofund在茂盛达的第一段助学行。


【Chap3. #印象# 茂盛达的孩子】

   Gilbert非常敬佩杨老师,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是因为,虽然只要他一名老师,但他把学生带得非常好:“学生总体来说都很乖很听话,调皮的只有非常少数。尤其是低年级让我非常惊讶,课间接水都会排着队伍,整整齐齐,不争不抢。”

   Ofund的支教活动,把很多附近其他学校的孩子都吸引过来了,甚至还有初中生。所以茂盛达小分队在课程安排上也有所调整,尽量多上一些开阔思维类型的课程,而非语数英一类的有严格教学大纲的课程。


茂盛达小学只有两个教室,但后来前往参加活动的学生已经让志愿者们不得不把学生分成三个班,并充分利用户外课堂。


   家访,一直都是志愿者最直观了解当地学生情况的渠道。这个内容也最能触动志愿者的心。Gilbert说他或许永远不会忘记他在茂盛达家访到的第一个学生家庭:“这个孩子的家只是我们误打误撞走到的,当时家里只有奶奶和孩子。奶奶谈起自己的家庭条件曾经还不错,在当地算是生活无忧。但后来因为家里人参与赌博,最后欠债数十万。”



 Gilbert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名学生上课认真并且经常积极发言,据了解成绩也很优秀。他们此前就有注意到孩子手上有贴着创可贴,但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家访那天我们才知道,孩子的伤口是因为在家帮奶奶做饭的时候,切菜切到手,当时连着指甲那一小块肉都……”或许是回忆的时候仍能感受到那种痛楚,Gilbert有种难以描述的感觉。“这样一个伤口,就这样自己贴着创可贴十几天。真不敢想象如果那一天我们没有走到他家,他的伤口会怎样。最后我们把他带到了村里的小诊所给他清洗伤口,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孩子的哭喊,那一刻的感觉就是真真切切的心塞。”

   Ofund支教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虽然大都缺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该获得的陪伴和关怀,但他们都懂事得让人心疼。“我们究竟能为他们做什么?”相信这是每个来支教过的志愿者在未来会思考许久的一个问题。


通过实现每个人获得良好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我们在努力解决三个社会问题:
  • 适龄儿童失学
  • 学生无法从所学的有限内容中受用
  • 综合素质培养的欠缺
#